文章
  • 文章
搜索

通知公告:软件园孵化器组织企业参加北京第十三批海聚工程申报政策讲解会

2017-08-30

首页 >> 童军乐园 >>综合实践 >>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
详细内容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

c7a4e3d091d1450e8579cf997e17e7ec_noop.jpg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县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处在一种很尴尬的地步。尤其是通过到学校的视导、调研,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们大多数学校的具体实施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对现象进行深入的剖析,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如何改变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现有的不良状况,以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们县域内良性发展,是值得我们迫切思考的问题。本文尝试着从几个方面设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希望能够改变现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状,不断地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成长,以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快速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重要;尴尬;学校;教师

一、现状分析

从国家新课程纲要上说,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改革中一门重要的学科;而从现实的处境上说,综合实践活动则已经沦为了一门处于很尴尬地位的学科。

1、说重要,是因为国家颁布的《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担负着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以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门学科。

同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着其独特的课程价值体现。我们可以反思我们的新课程改革为什么总是会陷入泥潭之中,裹足不前,究其原因多是因为轻视甚至于漠视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没有真正的重视,并在具体的教学中促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大化地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在李志宏、王晓文、姜平等人主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一书中,作者充分的阐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独特的课程价值:(1)促进学校教育职能的转变;(2)促进课程之间的统整;(3)促进学生个性发展;(4)给予学生广阔的发展空间;(5)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①。

而在我看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轻视甚至于漠视,也是制约我们各个学校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最突出的瓶颈所在。我们知道,课程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改革,绝不是某一学科,或是某几门学科单打独斗、零打碎敲,就可以将我们的新课程改革推向正轨,走向成功。学校不能从综合性、系统性等方面来进行顶层设计,那么新课程改革在各个学校的具体运行,势必是事倍功半的,或是只有形式上的仿效,邯郸学步,是揣摩不到其博大精深的内涵的。有一些例子就完全的可以说明这些:我们很多学校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不是不勇于学习,也不是不善于学习,该学的,都学了,可以仿效的,也都仿效了;可是效果呢,依旧是微乎其微。新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难以复制,这是一个最残酷的现实。因为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复制,而长存于模式之外的学校的一些本质上的精髓,是难以复制的,有体制的因素,有师资的因素,也有学校内涵、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局限、制约。

说尴尬,是因为我们很多的学校仅仅在课程表上,排列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体到课堂上,却鲜有教师上课。综合实践活动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所呈现的是这样的几种情形:(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只是一个标签,存活在学校的课程表上,窒息乃至死在学生的课堂上。本来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遭到了班主任或是科任教师的无限期的挤占。(2)某些学校领导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与理解,是狭隘的,充满了偏见。我们的某些领导眼里心底看重的还是学生的分数,以及考试学科的教学。在教学管理、监控等方面,淡化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学科的重视程度,导致这些学科的任课教师工作散漫、无序,备课流于形式,上课也一贯的随意。(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遭遇到了一种曲解,以为语文等学科弄一或几个课本剧就可以充当了,算是本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一项主要内容。(4)一味的依照与中小学教材一同征订的《综合实践活动》,按部就班的写计划、做进度、写教案、上课。

二、应对策略

那么,如何更好地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呢?结合着先进学校的典型经验,我们可以这样的来做:

(一)学校层面上:

1、学校要高度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教学,要本着从自己学校的实际出发的原则,制定本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三到五年的工作规划;学校每一年度也要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以及细化到每一个班级也要有本班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学校要将规划、计划进行合理的统筹安排,教导处每一年都要设立一个综合实践活动的周行历,协调综合实践活动的运用。

2、要求每一位领导、老师、职工都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任课教师,不能旁观。学校应要求每一位任课教师在每一学期中,至少上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这样,努力营造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人人担当、人人从教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良好氛围。

3、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吉林省教育厅在2006年6月28日专门下发了“关于下发吉林省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的通知”(吉教基字【2006】19号),其中明确要求:“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于社会实践等内容,其课时可以分散使用,也可以集中使用”②。在课时计划表中,综合实践活动在各个年级中的课时安排是这样的:小学三、四年级四节(包含信息技术教育两节);五、六年级两节,七年级3节(包含信息技术教育一节),八、九年级两节。课时安排很清晰,我们务必要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任何人不能挤占、挪用。

4、综合实践活动的任课教师要争取最大可能性的专职,实在没有办法,兼职也完全可以。专职与兼职,是工作的安排上的问题,决不能因为兼职就忽视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教育教学。

5、学校非指定性领域的综合实践活动,要与指定的综合实践活动区别开来,以达到二者充分的融合。学校的传统节日、少先队活动、体育节等,是非指定领域的综合实践活动,要与指定领域的综合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以教学为主,以综合实践为辅的一体两翼的学校教育模式。

与我们语文等学科教材一样,综合实践活动教材要逐渐地变成国家课程校本化。唯有如此,才能充分的发挥教材的真正效用。我们不能唯教材是纲,要结合地域、学校、教师、学生等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没有国家教材实现校本化的过程,就很难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所以,任课教师在使用教材的时候,要学会用加减乘除的方法来处理教材。

6、学校以及上级教育部门要有一种时不待我的紧迫感,积极努力地多方筹措、协调、运作,争取建成一个能够辐射周边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没有基地的创建,综合实践活动就总是会出现短板的现象,制约着我们课程的建设与发展,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且,要加大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资金投入,购买课程所需要的相关工具、设施等。

(二)教师层面上:

1、任课教师要克服自卑的心理,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当成一门重要的学科来看待。只有自己有了一种科学、合理的定位,才能摆脱干扰、束缚,轻装上阵,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自己的事业来完成。

2、要因地制宜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创造性地为学生打开一扇综合实践活动的大门。教师不要唯教材是尊,要敢于且善于从生活实际中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资源,为我所用,以弥补现有教材的缺陷、不足。

3、教师要勤于并善于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涉及的领域广,内容多,大多是一些崭新的知识范畴。所以,我们的教师要树立边教学边学习的理念,与学生共成长,与课程同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将会打造学校形成良好的教育文化内涵,不断地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培育学生良好的情智,促使他们具有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元祥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说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考验校长和老师职业良知的一门课程。让我们铭记郭教授的话语,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声有色地开展下去,为新课程改革注入新鲜的空气,为新课程改革突破瓶颈的束缚,打开一扇别有洞天的大门!


童军乐园-沉浸式素质教育儿童乐园缔造者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

联系热线:13871327245   公司邮箱:28663823@qq.com

公司地址:武汉市硚口区古田二路105号硚口高新技术创业中心A栋二楼

童军铭言:准备、日行一善、人生以服务为目的!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